6 月 28 日是「同志驕傲日」,對於同婚一週年的台灣社會來說非常有慶祝意義,但近幾日知名網紅「黃氏兄弟」瑋瑋與網友的聊天內容卻遭到媒體公開,對他的個人性傾向與性生活大作文章。這個事件揭露同志長期在社會所受到的不平等對待,就算在性別觀念開放的當前社會,仍受到各方有色眼鏡的放大檢視與各式「指教」。
身為性少數的他們,過去常是社會上的邊緣人,聚會、關係發展、進行親密行為或其他展露自我的活動都容易受到針對,隱匿空間對他們的必要性油然可見,而同志酒吧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都成為尋求同溫層的場所。
Margaret Clap:同志酒吧的雛形
被視為今日所有 同志酒吧 雛形的 Molly House (Molly 過去是同志的代稱之一),在 17 到18世紀時以類似咖啡廳的形象出現,鑑於保守的社會氛圍,這些 Molly House 秘密的提供一些小空間給同志進行交流,甚至有人會以年包租這些房間,就為了能夠釋放內心的壓抑。其中最著名的是 1724 年在倫敦開業的 Margaret Clap,老闆經營的目的不為盈利,而是為了提供同志一些娛樂,因此在圈子中名震一時,儘管運營了兩年就遭名為 Mark Patridge 的顧客串通警察臨檢,被勒令停業,老闆在接受審判時還是盡全力保護客戶隱私,避免他們遭到酷刑。
Le Zanzi-bar:被認為是歐陸最早的同志酒吧
與英國隔海相望的法國,則在 19 世紀成為同性戀文化中心(尤其是巴黎)。而普遍被認為是歐洲大陸歷史最悠久的同志酒吧 Zanzibar,便是在 1885 年於坎城開張,這間酒吧撐過了兩次世界大戰,與許多同志一起見證了社會文化的逐漸轉變與演進,知名演員 Jean-Alfred Villain-Marai、喜劇表演家 Thierry Le Luron 都是酒吧的顧客。但可惜的是,Le Zanzi-bar 在 2010 年因為無法找到人接手而收攤。
The Stonewall Inn:同志平權運動的發源地
會有今天的「同志驕傲大遊行 Gay Pride」要回溯到 1969 年 6 月 28 日凌晨,美國紐約有間名為「石牆酒吧」的夜店,因為臨檢讓顧客與警察間爆發衝突,最後變成一場遍地開花的支持同志運動,因此那個夜晚的暴動被視為同志運動史上的關鍵里程碑,此後的每年也都有相關的活動在全球各地進行,2016年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更將酒吧設為全美第一座宣揚同志人權的指標地,同志界的超級偶像 Taylor Swift 和 Madonna 也都曾在此開唱(詳情請見 stone inn 官方 Instagram 精選限時動態)。
Royal Vauxhall Tavern:被列為二級保護建築的同志酒吧
另一間也成為國家級的酒吧是倫敦的 Royal Vauxhall Tacern,開業時間不可考,但大約介於 1960 到 1962 間,是英國現存最久的同志酒吧。最初 RVT 的功能雖然更接近酒吧,不過卻是以音樂廳的形式經營,並在二戰後成為軍人和同性戀者的喜歡的聚會場所。
經過 1970 年的重建後,才確立作為同志酒吧的獨特性,許多頂級的 LGBT 藝術家都曾在此表演,電影《Goodbye Gemini》、《絕對精彩》也曾在此取景。2015 年 RVT 因其在LGBT歷史發展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正式被列為英國的二級保護建築。
Atlantic House:讓藝術家、文豪流連的同志酒吧
最後再加碼介紹這間被《弗羅默旅行指南 Frommers》稱為「美國同志酒吧先鋒」的 Atlantic House,不少人認為這是美國最早的同志酒吧,在 20 世紀期間因為受許多藝文人士的喜愛而聞名。諾貝爾文學家尤金的巨作《冰人》據稱是他在此逗留期間完成的,《慾望街車》作者田納西·威廉斯更曾在此慶生,至今酒吧牆上還掛著他和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造訪的合影。